2025年3月1日是第11个“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”,旨在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,而消除艾滋病、母婴传播则是实现“零艾滋”目标的关键举措。
1 消除社会偏见与歧视 艾滋病零歧视日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起,强调“敌人是病毒而非人”。尽管医学早已证实,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三种,但许多人仍因不了解而心生恐惧。对感染者的疏远、标签化甚至歧视,往往比疾病本身更令人心寒。日常接触(如拥抱、共餐、游泳)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。感染者也应该拥有正常的工作、家庭和生活。 2 推动反歧视行动 呼吁公众拒绝道德评判、保护隐私、支持感染者权益。例如,医疗机构需避免过度防护、推诿患者或泄露隐私,确保感染者获得公平服务。 3 预防艾滋病,有以下几点: 1、不与他人合用牙刷、剃须刀、挂脸刀等个人用品。 2、不擅自输入血液制品,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 3、不卖淫、嫖娼,避免婚前、婚外不良性行为,洁身自爱。 4、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。 5、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等体液直接接触,切断其传传播途径。 6、远离毒品危害,拒绝共用注射器 如果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后,立即正确使用阻断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毒,服药时间最好在高危行为后24小时以内,最迟不超过72小时。阻断药物应在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医嘱指导下服用,不要自行购药服用以免影响阻断效果或者发生其他药物不良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