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家长们 这病近期来势汹汹
娃有以下症状
速就医!
随着气温升高,
手足口病又进入了高发季节。
很多宝妈宝爸会有疑问,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怎么感染的?
感染后有哪些症状?
如何护理?
那这期就讲一讲手足口病吧。
什么是手足口病?
由人肠道病毒71型(EV-A71)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(CV-A16)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。多见于学龄前儿童,高发时间段就是每年的5-7月。重症病例多由EV-A71感染所致。
宝宝感染这个这个病毒后,变得吃不下喝不了,烦躁不安,精神不好。宝妈宝爸们也跟着彻夜难免,焦人!
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
宝宝们抵抗力弱,这个病毒的传播途径为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携带的病毒,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,也可以通过粪-口途径。通俗说法就是接触被污染的小手、玩具、餐具、奶具、手帕等的日常接触传播,或者是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过的水和食物。
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
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,有的宝宝起病急,一开始先发热,一般为38℃以上,再出现手足疱疹,所以叫手足口病,很多宝宝初期症状就是出现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疹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症状。
大孩子会说喉咙痛、吞咽难,小婴儿会因为疼痛哭闹,抗拒进食,有的家长会以为是上火而耽误诊治,少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嗜睡、精神差,更严重的出现肢体抖动、呕吐、出冷汗、四肢末梢发凉、皮肤发花、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,这时候就要高度警惕是否为重症了,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如果宝贝不幸“中招”,该怎么护理呢?
大部分手足口病只要早发现、及时就诊、合理治疗,一般7天~10天都可以康复哦!但是,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,也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随时观察病情
在发现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后,应及时就诊。如果诊断为轻症,也不能掉以轻心,在家休息时应随时观察患儿的身体情况,注意患儿有没有新的症状出现,或者原有症状有没有加重或恶化,重点注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(如高温持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有嗜睡症状等)出现,如有这些症状出现,需要马上去医院再次就诊哦!
做好隔离,多通风
患儿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最好是在体温正常、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再出门。在确保适宜的室内温湿度同时,要多开窗,多通风。
清淡饮食充足睡眠
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饮食为主,避免过咸、过酸、辛辣的刺激性食物。发病期间应注意休息,保持优质睡眠。
做好清洁消毒
肠道病毒在外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,但不耐高温和紫外线。患儿的衣物、玩具、奶具、碗筷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,可以用60℃以上的热水对患儿相关物品进行“烫一烫”或者浸泡并持续30分钟以上;在有太阳时,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下暴晒1小时左右;如果有条件,还可用紫外灯直接照射需要消毒的物品30分钟以上;太阳照射和紫外线消毒只能消毒光线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哦。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我国2016年就已上市了EV71疫苗(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),用于预防人肠道病毒71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。
接种EV71疫苗的适宜年龄是6月龄-5岁,建议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(两次接种,间隔1个月),以便尽早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。
接种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疫苗了吗?
其实并不是这样。
接种EV71疫苗只能预防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相关疾病,并降低发生重症的风险。但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繁多,不同型别肠道病毒间无交叉保护,因此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人肠道病毒71型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。
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
预防手足口病,需牢记这15个字:勤洗手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勤通风、晒太阳。
避免孩子接触病人,饭前便后以及从外面回家后孩子和大人都要洗手,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给孩子换了纸尿裤或尿布,一定要洗手后再去做饭或照顾其他孩子。
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
在疾病高发的季节,尽量别带孩子去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玩耍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还有就是屋头有得手足口病的宝宝就在家待到,2周以后再出去,这样也可以保护其他祖国的花骨朵。
手足口病并不可怕,
家长们只要做好防护措施,
正确护理,积极治疗,
就能够平稳度过手足口病高发期。
疫苗接种门诊咨询电话
18281076908